樸實誌9月號
✨ 專題【如何成就一家建設公司?】
專訪/ 樸實美學 執行長 —— 周琪偉 Kiwi
「 房地產其實是很『計算機』的事! 我希望有一天能拋開計算機,很單純集結很多建築師, 蓋出自己也想住的房子!」
▰▰▰
初見樸實美學建築團隊的大家,以及執行長 Kiwi,有一種#非典型建設公司 第一印象。沒有滿口房地產經,沒有張揚自己團隊的作品與成就,也不談及任何利益導向的話題,
唯一掛在嘴邊一直聊著的,是對生活的感受與想法。最近喜歡去哪裡吃飯,喝到哪一款值得推薦的酒, 與家人的日常,團隊們彼此的生活。
聊起如何實踐適度生活的想望,Kiwi 笑說身為一個三寶爸,人生最大的挑戰在創業之後,馬上就變成了育兒。
唯一最常實踐適度生活 場域 —— 是在「餐桌」。
「 我很重視在餐桌上的儀式感,要用哪一款桌墊、餐具、食器,都很講究,畢竟在繁忙的工作後,餐桌是唯一能好好跟家人交談互動的場域。」
透過對餐飲儀式細節的重視,也讓人更好奇,究竟 Kiwi 是如何成就 #樸實美學 的呢?
⏭︎ 建築師 ⏭︎ 土地開發 ⏭︎ 創立 樸實美學
由建築師事務所起步,爾後轉往知名建商擔任土地開發,累積一身整合土地的功力。但有感於主導案子的權力有限,於是在2020年創立 「 樸實美學建築團隊 」
從業超過二十年後,身分轉換的挑戰,Kiwi 回想起建築師做設計的初衷,仍然保有熱情與充滿期待。
「 每一位建築師,都想要蓋一棟自己喜歡的房子,但最終還是需要服務客戶需求,在平衡各種條件下完成。更感傷的是,建築師很難擁有自己的作品!」
過去扮演三方不同角色,Kiwi 更加體認,創立一間建設公司,才有更大的機會蓋出自己喜歡的作品,目標是「蓋出自己也想住的房子」。
秉持這樣的信念,樸實美學熬過了起步就遇到疫情的艱苦時期,目前在全台北市的東、西、南、北區,都有正在進行的建案。
📍 西 ▪︎ 日日禾 — 2025 即將交屋、環河南路案都更程序中
📍北 ▪︎ 天朗 — 2026 交屋
📍南 ▪︎ 羅斯福路案 — 整合中
📍東 ▪︎ 忠孝東路案 — 整合中
「樸實美學有幸能傳承這些地主的精神,延續原住戶對未來的期待,同時迎接新住戶落地生根的開始,我們希望蓋出『有溫度』、『有故事』的建築,並非空談而已。
我們的改建案大多會保留一份原建築精神在新的建築裡。讓往後的下一代,都知道這棟建築的歷史傳承。」
▰▰▰
除了用心了解地主、住戶對於生活質感與習慣模式的要求,Kiwi也分享樸實美學更重視的是建築本身的 “ 安全 ”,提供保障住戶三大重點:
⭐ 安全!安全!安全!選擇施工品質保證的營造廠。
⭐ 聘請專業的結構技師、全程現場駐地監造。
⭐ 提供完善的售後服務與保固。
Kiwi 堅定地細數每一項保證,著實令人期待樸實美學完工交屋後的每一項作品。
▰▰▰
現在是樸實美學努力發展的成長期,而執行長 Kiwi 對樸實美學有何期望 ? 會走向什麼樣的未來呢?
「房地產其實是很計算機的事!」
「建築設計的進步需要敢去做夢。期望未來我們能集結很多有才華的建築師,來設計自己心中理想的建築,打造自己喜歡的房子,做出很有獨特性的作品,呈現更跳脫框架的可能。」
面對台灣滿街如複製品的方盒子集合住宅,一個城市的多元樣貌,勢必需要有更不尋常的建築,來建構獨特樣貌。
非常期待樸實美學可以成就未來多元建築的夢想,也能為更多人實踐適度生活的想望。
Editor:JC LI